思想是一切的答案,
我们是奔赴未知的探索者。
译界前沿/第四期
不惮细碎、踮起脚尖、贤者云集——舜禹有幸邀请到了业内不同身份的人物,将他们的思考付诸文字。
希望这里能够成为连接语言人的一方仰望星空之地,立足前沿并保持深度,包容并蓄且去伪存真。我们在此驻足,聆听君子之声,擦拭初心,而后整顿前行。
往期链接:
程水英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精通英、法、日、西等多门外语,2011年至今有9部译著出版(含英语及法语)。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释读和中国文化。
作为多年从事教学与翻译实践的高校教师,我没有什么光环和头衔。很感谢舜禹翻译技术部经理王璐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语言学习与文学翻译中的一些心得。
我想用三个词来总结我这么多年的学习、工作与实践:
Passion(激情)
Profession(专业)
Persistence(毅力)
始于激情 求索终生
Passion
个人认为要真正的学好一门语言,离不开激情与努力。我们需要时刻保持热情,不只是把语言学习作为谋生手段,而应使其成为毕生所好;不只是在校学习的阶段,工作中依然要不断巩固和提高;不只是精进一门外语,还要尝试更多外语的研究与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它是我们一生的目标。
从本科阶段起,通过学校、机构、网络和自学等方式,除了英语,我还学过俄语、法语、日语、韩语和西班牙语。起初仅仅觉得看外文书和追外剧时变得顺畅了一些,并没有发现多方学习的重要,后来慢慢发现,在我翻译有关欧洲史的内容时,经常要涉及到多种语言,如果不理解一些引文或专有名词,翻译寸步难行。比如我手头正在翻译的两本《拜占庭史》(George Finlay)中涉及英、法、德、希、俄、拉丁和波斯七种语言的内容,注释当中就有比较多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给大家看一个注释的例子:
例1:The daughter of Niketas was the wife of the Emperor Christophoros, the eldest son of Romanus I. The verse of a Byzantine poet, which Constantine mentions as applied to Niketas, has caused much learned discussion. The words seem to say that the patrician had an ass like Sclavonian visage—
γαδαρoειδης oψις εσθλαβωμένη
De Thematibus, ii. 6 ; Kopitar, Miscellanea Graecodavica, p. 63. [All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first word in this line, which only occurs in this place, seem to Have been unavailing. The original reading is γαρασδoειδής, which according to Banduri, in his notes to the passage in Constant. Porphyr. (vol. iii. p.296, edit. Bonn), seems to be used for γεροντοειδής : this explanation is adopted by Schnfarik (Slawische Alterthumer, ii. 192), but it appears to be a mere conjecture. Hopf (in Brockhaus' Grieckenland, vi. 96; re-issue from Ersch and Gruber) explains it as 'cunning.' Finlay's reading, γαδαρoειδήs, ' ass-like,' is also pure conjecture. The former part of this compound is γάδαρos or γαΐδαρos , the latter of which forms is the regular Modem Greek word for a donkey. The derivation is seen in the earlier form αείδαρos (αει, δέρω), 'the incessantly beaten;' see Ducange, s.v. αείδαρos. Eν.]
这段话描述的是当时一个名叫尼基塔斯的贵族长着驴一样的相貌(即单独列出的希腊语的主要意思),遭人嘲笑。此处的希腊语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讨论,所以原文列出了很多作者及其著作的名字,有的是德语和拉丁语;后面标红的希腊语词语是“像驴一样”的各种变体,最后还提了一下词源。
得益于对语言学习的激情,对于诸如此类相对复杂的内容,我逐渐可以应对越来越多的翻译问题,同时在解决这些问题和求助朋友及老师的过程中,我的语言能力也在无形中也得到了提升。就亲身经历而言, 多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对我们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相当有益。
以此为业 专业为本
Profession
如何彰显外语专业学生和从业者的专业性?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缺一不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写作和翻译能力。
据我平时的观察和接触来说,写作好的人不一定翻译好,但翻译好的人通常写作都不差。究其根本,翻译的过程也是写作,并往往是更艰难的写作——不仅要在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准确翻译,还要根据读者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酌情再加工,即使是翻译具有一定年代感的作品,也应做到使译文不生硬难懂。关于怎么体现Profession,个人认为有三大要点:
1. 贴切
作品和人物的风格要贴切,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和不同场合的用语是有区别的。《太子棺谜案》([荷兰]高罗佩著)是我去年(2021.1)出版的译作。原作写于20世纪上半叶,写的是中国唐朝时期狄仁杰断案的故事,如果我们要体现人物的时代与性格特征,有些话就不能纯粹翻译成大白话,用文白夹杂但又不那么难理解的表达比较好。这里顺便提一下,机器翻译暂时还无法实现令人满意的文言文中英转换,我们仍然需要提高古汉语水平。
此处,我且举个例子与大家一起探讨:
例2:'Hey there!' Judge Dee barked at him. When the headman turned round and bowed deeply, he said curtly, 'Better mind your language on the last day of the year!’
原译:“大胆,何事喧哗!”狄公喝道。班头转过身,一见是狄公,忙躬身行了个九十度的长揖之礼,腰都快折断了。狄公冷淡地说道:“在一年的最后一天,讲话不可造次!”
改译:“嚷嚷什么呢!”狄公喝道。班头转过身,忙打躬作揖。狄公淡淡说道:“大年夜的,好生言语。”
我这里列出的原译是之前出版过的一个版本中的翻译,请大家对照一下我的改译,不知道是否会更显贴切?尤其on the last day of the year,个人感觉原译“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确实可以再推敲一下。
语言的推敲是非常有意思的。我有一次请学生们翻译on a sunny spring morning,要求不能用成语,只用一个“的”字,大家想了好一会儿,诸位读者也可以试试。
2. 精深
暂且不提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通常涉及到诗歌的翻译都免不了好好斟酌,力求体现原文的精致与深度。大部分语言专业学生文学底子都不错,更多时候就在于如何将创新应用于实践。
在我2019年出版的《枫丹白露宫·千年法国史》(法译汉)中,引用了比较多的诗歌。其中有一首,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龙萨(Ronsard)赞颂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后(Catherine de Médicis):
« Je suis Amour, le grand maître des dieux,
Je suis celui qui fait mouvoir les cieux.
Je suis celui qui gouverne le monde,
Qui le premier hors de la masse éclos
Donnai lumière et fendis le Chaos
Dont fut bâtie cette machine ronde. »
“我是爱神,伟大的天神,
我是撼动宇宙的人。
我是统治世界的人,
最先从人间萌芽而生
发出光,冲破混沌
于其中将天地扎根。”
在翻译时就要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律与格式,偶有改动,不能过度。最后一句其实我思考了很久也没想到合适的翻译,原文字面的意思是“在当中建造这圆形的机器”,把“天地”当作“圆形机器”似乎也说得过去。
一直以来,我都不擅长学术论文的写作,但对教学和翻译始终保有自己的原则和步调。以上是我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简单质朴,并没有什么高深理论或高级知识体系支撑,难免疏漏和错误,感谢大家认真看完,也欢迎诸位指正。
最后关于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矛盾与发展我谈两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人工翻译作为许多数据库信息的来源,其翻译方式及翻译内容对机器翻译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优秀正确的人工翻译是打造完美机器翻译的前提。现在有太多可供研究和翻译的文本,如果译者无法作出好的译文,那机器翻译也就无法运作。因此,翻译能力始终是人类译者的关键素质及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