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  禹  新  闻

王喆:捧心为译,赤忱为教丨译界前沿

2022-03-30

思想是一切的答案,

我们是奔赴未知的探索者。


译界前沿/

不惮细碎、踮起脚尖、贤者云集——舜禹有幸邀请到了业内不同身份的人物,将他们的思考付诸文字。


希望这里能够成为连接语言人的一方仰望星空之地,立足前沿并保持深度,包容并蓄且去伪存真。我们在此驻足,聆听君子之声,擦拭初心,而后整顿前行。

 

往期链接:

Find Fun from Translation——学外语 做翻译,我的经验分享

张霄军:伦理视角下,机器翻译的能与不能

曹首光:从译员到开发者,我对机器翻译的几点思考

韩林涛:如何写出既符合学术规范又满足企业所需的MTI论文?

韩林涛:译员可以在人机共融时代有更好的发展

王喆

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副主任、副教授

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南京市教育系统第十二届“师德先进个人”,南京市“优秀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金陵科技学院金科翻译社王喆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出版译著20余部,其中《和狗狗的十二次哲学漫步》入选国家图书馆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现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攻读翻译学博士学位。




收到舜禹人力资源部唐丽杰经理的邀稿,我心中是忐忑的。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兼译者,不论从学术积淀还是实践经验来看,圈内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原本轮不到我在专业人士面前班门弄斧,但盛情难却,只好勉力为之,谈一些个人在翻译之路上的经历与体会,如有浅鄙与不当之处,敬请包涵指正。


首先,谈一下我翻译的心路历程。口译我也做,但相比起来,笔译的经验会多一点,所以我就重点谈笔译吧。


时间倒回十多年前,我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完成了笔译和口译专业硕士学位的学习,顺利拿到了澳大利亚翻译资格认可局(NAATI)三级(专业)证书。当时的我,和如今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一样,摩拳擦掌,盼着早日进入社会施展拳脚。随后,在悉尼的一家翻译公司实习期间,却经历了各种让我抓耳挠腮的事。当时我翻译的材料中,会涉及一些国内尚未引进的世界尖端技术,而那些名词与概念在中文里完全没有对应的表达,在这时,翻译的重要性与译者肩上的重担可想而知。译者要做的不仅仅是复制已有的概念,而是在目的语中创立一个新概念,有多难呢?借用严复的话来说吧:“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毕业后,我入职高校,专业翻译断断续续也接,机械、育儿、医疗、矿产、网络、体育、景区、电子……都是些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想靠平时积累专业知识提高翻译水平,市场未必能给你这么长时间;要从某一个文本中抠出一两句话谈怎么翻译才美,这是翻译学研究者的工作,对专业翻译就不见得实用了。专业翻译之所以专业,一方面会涉及某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和业内的专门表述,另一方面对准确率要求非常高,而且时间通常来说都挺紧的(遇到加急件就更别提了,功能饮料中,红牛和魔爪哪种更提神呢?)专业翻译中,译者需要隐形,因为专业翻译的目的是传达信息,那些忍不住在译文中舞文弄墨夹带私货的朋友们要学会收敛。


后来,我逐渐把重心放到了翻译图书上,一方面是兴趣所在,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接班人,到现在为止,也算做出了星星点点的成绩。个人认为,图书翻译和专业翻译大致有三大不同。一,时间跨度;二,译员目的语水平;三,回报。


先从时间跨度来说,专业翻译交稿时间快的1天,甚至数小时,慢的数周,对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是很高的,而图书翻译,交稿时间都是以月计的,甚至有长达数年的,后者对译者时间分配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业内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做英译汉的时候,你的英文水平决定了译文质量的下限,而中文水平则决定了译文质量的上限。”在做图书翻译的时候尤为如此。图书寄托了作者才思与抱负,而由于宏观上时代、文化、语言;微观上经历、知识、性别等等的差异,译者若想百分百还原异国作者的作品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再者,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译者哪怕再不愿,再躲闪,也必然会在译作中显形,而是骡子是马,读者心中自有评判。

 


读者对王喆老师译著的评价

 

关于图书翻译的回报,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因为从物质上来看,付出与回报非常不成正比。就我个人来看,翻译同样的字数,专业翻译可以比图书翻译多拿3-4倍。但从文化层面来看,一本好书是可以流传的,是可以为目的语族群、国家,甚至人类文化添砖加瓦的。马斯洛的理论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赘述了。


从事翻译,还让我得到了一个珍贵的礼物,就是把学生培养了出来。我终究会老去,未来必然要交给朝气蓬勃、怀带梦想的年轻人。

 

王喆老师指导的翻译大赛获奖学生合影


最后,还要感谢舜禹,为南京、江苏乃至全国的英语、翻译爱好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为他们指引方向,助他们达成梦想。


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赴舜禹学习交流

 

王喆老师还接受了舜禹译者同行的采访,摘录如下:


Q:王老师兼具国内外求学经历,这对您的教学经历和教学理念是否会有一定影响?


A:国外学界会比较注重个体差异,尤其对少数族群的成长与保护会多一些关注,比如我博士阶段主要研究译员的培养,研究的重点之一是个体差异(包括性别、家庭、经济条件、童年经历等)对翻译能力成长所造成的影响。


Q:教师和译者的双重身份需要平衡吗?您希望成为什么样的老师和什么样的译者?


A:教师与译者从广义上说都是教育者。长久以来,我都致力于培养年轻译者,希望为教育之花遍地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绵薄之力。


Q:您本人印象最深的一本译作,为什么?


A:每本书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每翻完一本书,我都收获颇多。若问印象最深,《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或许可以算一本。因为这是我带学生翻译的第一本书,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但我们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做到了,并且书出版后反响很不错,《新华日报》,南京电视台等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金科翻译社”也由此筑基。当时和我合译的学生也顺利考上研究生,后来她自己也翻译了许多书,成了名副其实的职业翻译,而且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Q:是否方便介绍一下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一些优势和特色?


A: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秉承学校“厚德兴业”的校训,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人才特色,培养能从事英语教育、对外贸易、外语翻译和语言服务等方面工作的一流英语专业人才。

金陵科技学院校园一隅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自2008年起招收本科生,2019年获批金陵科技学院“重点学科”,2020年通过江苏省高校本科英语专业综合性评估,2021年获批南京市“重点学科”及南京市“一流专业”,与江苏省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共建,逐步形成“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格局。特色优势为:一,紧扣人才培养需求,融合创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二,紧扣行业发展需求,多元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紧扣区域发展需求,搭建平台,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

文章风格,不负开放素简;实务思考,尽显随性真诚。

投稿事宜欢迎联系通通酱(微信号:SYHQT6)邮件至:lynn.yang@transphere.com,烦请注明译界前沿投稿